中小商业是中国商业的基础,是中国商业的希望
提要:中小商业是中国商业的基础,是中国商业的希望
从国家战略高度重视流通业发展
原文题目:零售业全面开放高端论谈(二)
发展现代流通不能因“洋”丢“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黄国雄
过去的一年,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是中国零售业全面亏损的一年,是中国连锁业倒闭的一年。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要有信心,中国市场是中国人的市场,中国市场的主体是中国商业企业。任何一个或几个外国商业不可能也不能代替中国商业企业在中国市场的作用。中国的零售业一定会在碰撞、竞争、调整中逐步得到发展。
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当前中国零售业发展中存在的三个不同步,三个不平等,三个值得研究的倾向。
三个不同步。首先,零售业的增长与效益不同步。目前,我国整个零售利润水平不到2%,可零售业增长的平均速度却达到百分之十几,这说明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不是靠内力形成的;其次,零售企业数量与市场份额不同步。目前外资零售企业在数量增多的同时市场份额也在增加,从这个角度讲,我国零售企业在数量增加的同时市场份额却在减少;第三个不同步是销售量增加了,人均效益和平均每平方米的效益没有逐步增长,这个不同步也就说明了我们的效益是在下降,而没有效益就没有生存的条件,没有效益就没有发展的基础。
三个不平等。第一个不平等是竞争规则的不平等。WTO规则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制定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应该说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的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2005年WTO香港会议,韩国农民强烈地示威抗议,说明了加入WTO本身也是一种双刃剑,在有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利因素,在维护一部分国家或群众利益的同时,直接和间接在损害另一些国家或群众的利益。
第二个不平等是对外资和内资的待遇不平等。不少地方片面地重视外资、重视外商、重视外贸,实行非国民待遇,不仅在税收上内外不一样,而且在选择地段、土地出让价格上也给予特殊优惠,低价出让、低价出租,每平方米只有5角、1元,甚至个别地方提出对世界著名零售业实行十年免租的待遇,把内外资零售业置于完全不平等的地位。
第三个不平等是“运动量”不平等,也就是事实上的不平等。外资的资本实力、品牌知名度、经营管理水平都远远高于我们内资企业,从这个角度应该说也存在着不平等的问题。所以,从这一点来考虑对内资的保护是必要的,应该考虑到我们的发展确实起步晚、基础差,存在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如果说我们一味强调都在平等基础上竞争,那就像让小孩跟成年人摔跤一样,怎么摔也摔不过。
三个值得研究的倾向。不要因大失小,因大欺小。共和国的商业大厦,既需要顶梁柱,更需要坚实的商业基础,只有大中小商业协调发展,才能使中国从商业大国走向商业强国。中小商业是中国商业的基础,是中国商业的希望,它包括中小城市的商业、中小型连锁商业和中小商业企业,网点多、分布广,与广大消费者建立了最广泛、最直接、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发展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家居环境的构造。
不要因外而失内,不要因为引进外资而失去了国内自己的市场。外资无论什么时候对中国来说都是一种补充的作用,引导的作用,示范的作用,起主体性、主导性的还是中国商业,如果颠倒过来怎么说都是失败的。外贸必须服从内贸,以国内市场为主体,不能用外贸冲击国内市场,不能让外资主导中国市场,不能因引资而失去中国大片市场,不能因外贸工作而忽视或冲击内贸工作。以我为主、外为内用、内外协调,才能快速发展。
内外贸一体化的实质,不在形式而在内容。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不在于机构的名称和组织形式,而在于观念的更新、认识的统一,在于运行机制、运行规则和运行目标的同一或统一;在于实现国际化流通、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分工和规范化管理;在于市场统一,世界是中国的市场、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在于建立适应内外竞争发展需要的流通组织,按国际惯例操作,实现公平竞争;在于尊重合理分工,而不是所有企业都争做外贸出口,导致自我竞争、自我残害。
不要因“洋”而失“土”,不仅要现代化,还要本土化。要从中国现实出发,不要盲目地贪大、求洋、追高。任何一种业态和流通方式,都是经济发展的产物,都要以购买力的大小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人均GDP已达到1200美元,这是了不起的成绩。我国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的第六位,但人均GDP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差距。不顾这个现实和差距,大力发展十几万平方米、几十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一味追求时尚、名牌和奢侈品,用盲目发展便利店代替“夫妻店”、“连家铺”和大量的个体户,用超市代替农贸市场,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延误流通现代化的进程。
宏观决策应关注流通业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 宋 则
在我国流通业持续开放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有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首先就是零售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问题,这应该是我国零售业今后发展最主要也是最具决定性的关注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王耀联合国内外专家做的一个研究项目表明:外资这几年盈利情况非常好,大概2004年比2003年盈利情况增长80%至90%;零售业的外资引进占我们外资引进的0.6%,但是其销售总额却占据我们市场近4个百分点。反过来对照中国的零售企业,每年零售额总额增长很快,都在百分之十几左右,但是盈利情况大概只有2%。如果我们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是这样的话,两个比较起来确实值得担忧。
其二,公平竞争环境问题。这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我们就是做不到。究竟是谁带头破坏了这种环境呢?我觉得我们地方政府、权力部门都应该反思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我们对外资都有很多优厚政策,但对我们国资企业、民营企业,特别对中小企业却不闻不问,就跟清末慈禧太后的“宁赠友邦,不与家奴”八字政策一样,这种情况非常不合理,而且是毫无道理的。我们今后关注民生,关注中小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讲,重新考虑公平竞争的环境,我觉得特别重要。
还有一点,以前我们也论证过,中国在各个产业其实都面临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之间怎么协调的问题。过去看不起流通业,说流通业没有什么含量,属于这样一个不上不下的行业。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流通业技术含量相当高,技术进步也非常快,这也是提高竞争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技术进步和怎么解决就业兼容的问题,在零售业显的尤为突出。我们一方面需要扩大就业,另一方面零售企业又大缺人才,两者如何对接,这也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当然,还有一个奇怪现象也值得关注。众所周知,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越来越严重,方方面面资源环境代价也越来越高,有几个大的产业加起来,比如钢材、焦炭、化工、水泥、建材等等,产量过剩,一弄都是天文数字,可都是什么原因,又是谁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我们却无从得知,而且还问责无门。人们往往就把板子打在市场上,说都是市场惹的祸,我们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要开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的会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我认为正好相反,板子打错了地方,结果开了很多会,造成现在这个现象,用开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的会来解决这个问题,恐怕非常可笑。我们至今还是一种小市场、小社会的格局,所以这个不改变,那么所谓市场配置资源、作为基础性的机制就是一句空话,结构调整就没有希望。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建议中央应把注意力从计划时代关注制造业转向流通业,通过从流通业入手来解决我们过去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初步测算,如果从流通市场的角度来入手解决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至少有五六万亿元的潜力可以挖出来:其中结构的损失大概2万亿元;降低物流成本,即使降低到世界平均水平,我们至少有一万亿元可以拿到;现在银行存款突破14万亿元,如果我们在流通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促进消费,至少能化解1万亿元购买力存量;另外,有人测算,由于不诚信每年光经济损失就达6000亿元,估计还是个很不完整的数据,为了防范不诚信,成本将会更大,如果在这里做文章,其实又能省出来近万亿元。所以从流通市场秩序的建立,市场体系的建设,流通能力的开发,我们至少有五六万亿元的潜力在“十一五”期间可以拿到。我们考虑问题也该换个角度,哪怕作为普通的思路也是好的,而不能再把市场问题放在一边,政府忙着开会,愁的睡不着觉,这种体制是不行的。
与强者竞争才能成为强者
●北京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王成荣
外资商业企业的进入以及快速发展,无疑对中国零售市场产生较大的冲击,给国内零售商带来威胁。但我以为,外资商业企业对中国市场的真正威胁不在零售在批发。中国旧有的批发体系已经瓦解,新的批发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没有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大批发商。批发业是中国商业的软肋,极容易受到伤害。
首先,外资商业企业通过直接注册批发企业分割中国批发市场的份额。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新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1027家,其中批发企业多达571家,有303家是生产资料领域的批发企业。外资批发企业一般规模大,资本实力雄厚,有完整的供应链,其采购和批发能力远远超过国内批发商。
其次,外资零售商加大了在中国的采购力度,这一方面支持了中国商品出口,使中国许多过去没有能力建立出口销售通路的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跨国零售企业的全球网络,推销自己的产品。但另一方面要看到,这些跨国零售企业充当了批发商的角色,对中国的本土批发商构成了威胁。
第三,有些外资商业企业在经营业态上,面向专业客户,不服务终端消费者,采用现购自运的方式,以较低的价格占领市场。这种所谓“商场",实际上从事的是批发业务。这种经营方式的典型代表就是麦德龙。麦德龙在中国实现的60多亿元人民币的销售中,90%以上的商品来自中国本土。
由此可见,在人们大多把目光聚焦在零售业,讨论本土零售业如何迎接外资挑战的时候,我们不能忽视外资商业企业对中国批发业的直接与间接影响。
有人形容外资零售商是“狼",本土零售商是“羊",狼来了要吃羊。我认为,中国商业的生态圈中需要几只、几十只甚至几百只“狼"。中国市场广大,2004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万亿元,如果保持8%至10%的增长速度,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20万亿元。少数的狼没有那么大胃口,吃不掉那么多羊。相反,有了“狼"才使羊有了追赶的对象,才有了学习的标杆。与强者竞争才能成为强者。事实证明,十多年来,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商多为强悍的狼,国内零售商与这些强者为伍,在与强者竞争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经营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大规模与品牌优势的零售商,如百联、王府井、大商、武商、苏宁等等。
不必讳言,目前中国的本土零售商,最大的问题是规模太小。2004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总店铺数达到30416家,员工有81万人,总计实现销售额4968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39%。从销售额上看只相当于沃尔玛2880亿美元的20%。本土零售商应抓住目前这一极好的发展机遇,在外资零售商还没有大规模全方位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发挥自身本土优势和后发优势,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学习强者经验,做大做强。应利用连锁经营方式,扎扎实实做好供应链整合,提升经营技术和管理水平。尤其要注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保护和激励,突破人才瓶颈,占领人才高地,在与外资商业企业竞争中铸就具有强大市场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民族商业品牌。
外资对零售市场产生全方位影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 裴 亮
我国零售业市场自2004年底全面对外开放后,吸引了大量外资零售企业的更深入扩张,同时对我国零售市场也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
首先,反映在零售市场格局方面。
主流地位与边缘化。在中心城市,以大型综合超市为代表的主力业态(承担食品、日用消费品分销任务的零售店铺),外资已占据主导地位。外资在该业态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大城市零售市场的竞争与成熟。本土零售企业相应出现“边缘化”趋向,一些企业开始专注经营特色商品或集中力量开设服务社区的中小型超市和便利店。在省会城市,同样的格局正在形成过程中。
全国性布局与区域市场。外资企业具有在全国范围扩展的能力,以外资为代表的全国性零售集团开始形成。曾经尝试跨区域发展的本土零售企业,由于管理能力和经营资源方面的局限,开始收缩战线,集中于区域市场的发展。中小型连锁企业,在外资尚未全面进入的情况下,保持着在局部市场的领先份额和竞争优势。
整合与集中。外资的进入加速了零售业的整合与集中。企业间的收购兼并活动频繁,加上政府推动,导致本土企业的经营规模呈现跳跃式的提升,但也伴生着重组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外资的进入对零售经营管理方式如价格策略、盈利模式、新业态的引入与模仿等方面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资企业的低价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零售企业的价格竞争,沃尔玛的“天天平价”曾经引起业界瞩目,迪亚折扣店的自有品牌也带来较强的价格冲击力。虽然薄利多销一直是本土零售企业的主要竞争手段(如“十分利”的提出),但依托“大量销售”的低价策略却是在外资进入之后逐渐在本土企业中流行起来的。低价策略和支撑该策略的规模经营促进了本土企业的连锁化扩张,但过度的价格竞争导致近几年行业整体毛利水平呈下降趋势,外资的价格优势随着其经营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显现,越来越多的同业态的中小零售企业将在价格竞争的压力下被挤出市场。
同时,外资进入也带动了零售业盈利模式的变化。以进场费为例,收取进场费的做法随着外资零售企业一道进入国内市场,构成了零售企业最重要的盈利来源之一,其占企业销售额的比重甚至超过商品经营的净利润水平。进场费在被本土企业广泛接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企业的经营方向,出现了围绕进场费而不是消费者的商品经营方式,弱化了企业的零售管理技术,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合作关系。
外资进入带来的新业态,也成为本土企业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会员商店、折扣店都是由外资直接带入国内市场的。传统超市、便利店、家居中心以及新近涌现的均价店、办公用品专业店等则是国内企业借鉴国外模式发展起来的。很多二、三级城市的连锁店都在学习和模仿进入国内的外资企业的业态和营运模式。
第三,外资的引入对零供关系和供应链的影响也不容回避。对本土供应商和生产企业而言,外资零售企业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一是促进了本土供应商的生产与供应管理优化,包括推动供应商信息技术的应用等。二是带动了本土生产企业的产品以及国内农产品的出口,这主要通过外资零售企业的全球采购功能实现,如家乐福的农产品采购和沃尔玛每年在中国的巨额采购。从负面影响看,外资零售企业在与本土供应商合作中的强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双方利益分配的严重失衡,包括价格偏低、结算周期偏长和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等,典型事例就是上海炒货协会与家乐福的进场费之争。过低的价格必然制约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外资企业的做法为本土零售企业所效仿,在进场费和结算条件等方面给供应商施加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供应商的经营风险。
最后,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强势以及随之而来的竞争的加剧,已经而且还将进一步推动政府零售管理政策的研究制定,并逐步与发达国家零售政策同步。除了目前已列入议程的涉及供商关系的公平交易规则、商业网点规划等零售政策法规,还会催生零售企业的破产管理及风险预警、收购兼并等众多问题的研究。同时对政府扶持中小零售商的对策措施也会提出更高要求,诸如保护中小零售商的政策措施,如营业时间管理,倡导和扶持建设服务中小零售企业的公共信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对中小零售商的培训教育等。
在现有政策环境下,外资的规模优势、价格优势以及供应链管理优势会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这将强化其在中心城市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对竞争对手形成更大压力,同时对各区域市场的本土零售商也会构成一定威胁。所以,我们本土零售企业一定要对症下药,不断完善自己:明确差异化定位——包括开发如高端市场、农村市场,探索业态创新如均价店等,巩固区域化优势——包括通过业态延伸提高所在市场的份额,整合当地供应商资源等,走加盟、联合之路——包括建立采购联盟,发展自愿连锁,加盟优势企业和品牌等。当然,我们有关部门也要强化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保护;加紧对工商关系管理和零售风险控制的研究;提高对零售网点布局规划的管理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