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美对华出口管制需要真正放松(望海楼)
喧嚷多时的美国调整对华出口管制政策终于有了实际的举措,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7月6日公布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澄清及新的授权合格最终用户制度》(下文简称《制度》)。
可以上溯到1949年NSC41号文件的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制度,一向以覆盖面广泛、严厉、僵硬而著称。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不仅依然在国内维持着对华出口管制,而且在国际上推动组建了《瓦瑟纳尔协定》,签约国共同对特定国家实施一定范围的出口管制。
随着中国在重返世界市场后不足30年里成长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随着中美经贸的发展,对华出口管制妨碍正常贸易发展的负面作用日益明显。在这个举世争说“中国机遇”的时代,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越来越痛切地感受到对华出口管制的掣肘,这种管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技术进步的步伐,在很多时候不过是给了其他西方国家一种额外的商业机会而已。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的巨额逆差一直是美国对华经济交涉的主要议题之一,对华出口管制无疑加剧了这种逆差。一面抱怨对华贸易逆差过大,一面维持严厉、僵硬的对华出口管制而扩大对华贸易逆差,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不应继续下去了。
美国商务部主管产业和安全的副部长大卫·曼考默克曾辩解称,对华出口管制在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形成中的影响和作用非常小。问题是他没有考虑到由于核心高技术部件对华出口受阻,有多少本来可以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成套设备合同最终泡汤,更没有考虑到有多少潜在对华出口合同因为买卖双方顾忌美国出口管制而不能签约。
不合时宜的对华出口管制制度需要显著放松,在中方交涉和美国国内有关产业的抱怨之下,美国有关主管部门对此也做了一定努力。正如曼考默克所言,最近几年,美国商务部加快了审批对华出口许可证申请的速度;这次发布《制度》,至少是一个新的姿态,表明美国至少还愿意正视中美贸易中的这个问题,而不像以前那样在双边磋商中完全矢口否认。如果美国真能放松对华出口管制,对中国而言,意味着进口资本设备的可选择范围扩大,能够争取更好的商业条件;对美国有关行业而言,意味着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利益机会的增长。但是,已经公布的《制度》还是让人们担忧,因为这项《制度》还是没有摆脱冷战思维,虽然表示要降低民用产品对华出口管制,却扩大了他们所称的“军用产品”对华出口管制范围,而且有关规定条款相当模糊,有待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予以明确。这样一份《制度》充分体现了美方的矛盾心态:既希望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又担心中国最终动摇其霸主地位。其实,中国并不指望能够用钱买来技术进步,因为我们深知一个泱泱大国可持续的技术进步只能建立在自主创新之上,所以我们并不指望美国对华出口管制能够在短时间内出现戏剧性的大幅度放松,但我们希望尽可能减少这种管制对中美乃至中国与第三方正常贸易的干扰。毕竟,这是中美乃至第三方共同利益之所在。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梅新育( 2006-07-12 第01版 )
编辑: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