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世界中小企业大会发布六大倡议 中国实践为全球供应链重构提供“绿色数字方案”
6月27日——在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到来之际,第三届世界中小企业大会主会场活动暨第二届科学企业家论坛在北京正大中心启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位产学研代表齐聚一堂,围绕“绿色韧性与数字共生:重构全球供应链的中小企业力量”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大会发布的六大倡议引发广泛关注,中国中小企业在绿色化与数字化领域的创新实践,成为国际供应链重构的可复制样本。
本届大会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主办,获得了多家国际级智库与行业组织的鼎力支持。“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目标司、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及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等机构,作为支持单位深度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全球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重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创新等关键领域的深度合作,助力中小企业突破地域界限,嵌入世界价值链。
六大倡议呼应全球诉求,双轮驱动达成共识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中小微企业日致辞中强调:“中小微企业占全球企业总数超三分之二,但面临融资难、技术获取受限等多重挑战,数字化与绿色技术是释放企业潜力的关键钥匙。”这一观点与大会发布的强化政策协同、共建数字基建等六大倡议高度契合,形成推动全球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共识,也是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有力回应。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助理金鑫强调“智库+企业”合作模式,推动中外务实合作与人文交流。他代表中联部和“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期待探索有效协作模式,推进联盟建设。金鑫指出,万博体育客户端app下载总书记宣布成立“全球南方”智库合作联盟,获得国内外积极响应。联盟成立后,成员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交流,拓展外部伙伴关系。他提出,“智库+企业”合作要做到三点:一是准确认识形势变化,抓住数字化低碳化转型机遇;二是看到希望,重铸信心,借助中国发展航船探索发展答案;三是引领普惠包容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可持续发展司司长朱巨望通过视频致辞表示:“中国中小企业的探索生动证明,绿色与数字不是单选题,而是共生发展的必答题。中国企业在智能工厂改造、新能源应用等领域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低成本、高适配的转型范式。”
多方建言献策,指引企业破局路径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分析当前国际形势时指出:“2025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特朗普政府潜在高关税、地缘冲突加剧、国际金融秩序动荡等因素冲击多边贸易体系,人工智能治理滞后、能源转型成本高、关键矿产供应链集中化等挑战凸显。中小企业应借力‘双循环’战略,把握国内机遇,积极拓展‘一带一路’市场,利用政策支持实现差异化发展,同时提升政策预判和合规管理能力,有效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翁杰明围绕《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实,强化五大举措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重构。在政策支持上,细化财政税收政策,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创新与绿色转型,降低税负,培育 “专精特新” 企业,禁止大企业拖欠账款;在金融服务上,扩大结构性贷款规模,创新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完善政府担保体系,推动资本市场改革以拓宽融资渠道;在科技创新上,搭建产学研平台,开放科研资源,增加创新专项资金,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快速维权;在政务改革上,简化审批,清理不合理条款,整治政府采购不公,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在国际合作上,依托 “一带一路” 搭建平台,推动规则接轨与投资便利化,设立海外合作基金,通过信用保险降低跨境风险。
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指出,“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要遵循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原则”。建议,应要求AI医疗从原理上具有可解释性、可溯源纠错,无幻觉和泛化问题,并经过第三方三甲医院的独立测试认可,“不能仅仅停留在数据可靠性层面和测试集跑分层面”。
政商学界齐聚,共绘中小企业发展蓝图
大会汇聚政商学界重磅力量,为中小企业全球化发展注入多元动能。中国商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姜明在致辞中表示:“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更是创新活力的源泉。我们将通过各种方式呼吁各级政府持续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构建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生态,助力企业在共生共赢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玻利维亚驻华大使Mr. Hugo Siles代表总统Luis Alberto Arce Catacora分享双边合作成果,中国为玻开发首颗通信卫星、转让国防技术、提供基建贷款,且开放市场进口咖啡、藜麦等农产品。他指出,玻利维亚坐拥全球最大锂储量,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聚焦锂资源主权工业化的技术合作与融资,推动高附加值锂产品进入中国及全球南方市场。他表示:“将推动中国向玻技术转让,支持中资企业投资,诚邀全球中小企业与科技创业者赴玻兴业,共拓合作机遇。”
清华大学国家级工程训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李双寿教授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工程人才培育”发表见解,提出以产教融合破解中小企业“人才荒”,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推动技术创新与人才供给精准对接。
韩中经济协会理事长具天书称中韩中小企业优势互补,韩国在生命健康等领域技术先进,中国在AI等前沿领域数字化能力强。他提出构建平台、聚焦产业、融合文化与产业、扶持青年创业、推动政策协同五项合作建议。
英中贸易协会高级总监Kiran Pravin Patel深度解析英国投资动态,结合绿色经济与数字科技领域政策机遇,为中小企业“出海”英国提供精准指南,助力企业借助协会平台拓展跨境合作空间。
缅甸驻华大使Mr.Tin Maung Swe 以“跨国合作的边界突破”为主题,强调国际协作是中小企业破局的关键;尼加拉瓜驻华大使Mr.Ramio Jose Cruz Flores指出尼加拉瓜正着力强化中小企业生态,推动数字转型、融资便利与国际化,认同大会倡导的绿色韧性与数字共生理念,坚信经济发展需兼顾社会福祉与生态和谐。
索马里驻华大使Dr Hodan Osman Abdi指出,中索合作正从传统友谊迈向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当前是中小企业参与合作的黄金期,可在四方面发力:联合开发 “非洲资源 + 中国技术” 产业链,推动农业、清洁能源等领域本地化生产;引入中国绿色技术经验,参与索马里绿色基建;深化数字经济合作,建立 “中非中小企业数字互联计划”;加强政策对话与能力建设,借助智库平台提升企业全球治理参与度。
中国企业实践亮眼,树立发展创新标杆
在数字基建领域,博彦科技覆盖13国的数字化服务商,依托30年技术积累与2000+项专利,践行 “共建数字基建”,打造 “1+4+8+N” 能碳管理平台,实现能源 - 碳排全链路管控;重庆曙光都市工业园积极践行出海战略,依托“智慧园区+绿色产业”模式,将数字化管理系统、低碳厂房建设方案输出至东盟国家,搭建跨境资源共享平台,助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供应链,以绿色数字实践为园区国际化发展与产业合作协同提供新范式;内蒙古中浩燃气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 + 氢能 + 储能” 的技术组合,打破传统燃气企业的单一能源供应模式,构建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实现从“高碳”到“零碳”的跨越式发展。中小企业迎数字化与绿色发展机遇,文化出海成开拓市场、弘扬中华文化桥梁。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名誉会长董树奎,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何丕洁,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乔卫,韩中经济协会理事长具天书,明珠私董会创始人、北京美世康达企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珠,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与传承中心副秘书长周龙瑞(Mr.Laurent Guenzi Capt),正大集团商业地产企业中国区商管事业线首席执行官正大中心总经理王晓丽,盈科瑞城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涉外事业部总监张雨阳,洗个头发Mr.JUDY全球品牌创始人王健霖共同启动“山海非遗·文化出海”专项行动。
绿色技术应用方面,江苏必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厂全生命周期,以资源能源效率提升与清洁生产为核心,构建系统化绿色管理体系;贝姆热能科技集团构建“多能互补”清洁供热体系,其光伏光热耦合系统使华北供暖项目单位面积碳排放降低58%,节能22%,相关解决方案正沿“一带一路”推广;陕西元通实业有限公司搭建数字化电力运维管控平台、售电平台等业务板块,大力开展光储一体化,推动风能、太阳能、储能等低碳清洁能源发展,让每一度电、每一克碳都得到最优配置;上海美迪西借助云端实验室管理系统和AI药物设计平台,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成本。
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倡议落地生根
在第三届世界中小企业大会发布的六大倡议中,“健全合作机制”被视为落地关键。巨江电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在马来西亚建成东南亚领先的车用低压电池生产基地,年产能达600万只。工厂深度应用数字化技术,综合生产效率居行业前列,并配套先进环保系统,碳排放较传统模式降低35%。凭借先进的技术优势和可靠的质量保障,产品畅销东盟市场,成为践行大会倡议、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生动样本。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执行会长任兴磊表示:“中国中小企业的实践证明,即使是营收规模较小的企业,也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关键作用。大会将每年与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联动,形成‘政策-技术-市场’三维合作体系”。
本次大会倡议相关机构在数字资源共享、人才培训等领域落实六大倡议。主会场活动暨第二届科学企业家论坛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宣传总监吴雨霏和来自加蓬的周埃乐共同主持,后续还将开展企业家对话驻华使节圆桌会与多边合作项目推进会、“出海领航”国际多边合作创新发展论坛、智启未来·中小企业教育创新赋能论坛、第四届全国中小企业法治论坛等多场务实合作交流活动。随着中国企业实践经验走向世界,中小企业正以“绿色韧性与数字共生”的合力,重塑全球供应链新格局。